来源: 作者: 时间:2014-5-23 阅读:
面对当前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政府在“保持定力”的同时“主动作为”,在4月20日至5月20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推出了金融服务“三农”、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稳外贸“国16条”等至少10项重大政策。
不过,与以往一揽子的刺激方案不同,近期密集出台的“微刺激”均着眼于通过释放市场活力,而不再是简单笼统的刺激经济规模扩张和速度的提升;要达到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效果,又尽量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被市场称之为“新药方”。
应该说,这些“微刺激”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如5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旨在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创新创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推进棚户区改造等措施,有助于经济平稳增长;稳外贸政策将提升外贸质量和竞争力,兼具了稳增长和调结构;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更多的是为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这与当前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不无关系。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回落至7.4%,创自2012年四季度以来的新低。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一季度经济增长稳中趋缓,但仍在年度预期调控目标范围之内。至于经济增长减慢,也是多个原因造成的:投资面临资金约束;融资成本偏高,企业债务和杠杆率水平上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产能过剩,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多因素交织导致财政金融风险上升,影响市场预期。
但是,通过“微刺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在4月份的相关数据中就有所体现。
前四个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比前三个月提高了0.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2.8%,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同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大增153.7%;铁路运输业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7.2%。
当然,也有一些数据不容乐观。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2%,连续26个月同比回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7%,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9%,较3月份降低0.3个百分点。
业界认为,政策密集出台,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惠民生,未来应继续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展望二季度,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吹风会上称,预计我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GDP将增长7.4%左右。同时,随着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措施的推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企业主动调整的意愿增强,消费需求平稳,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会继续平稳增长。
来源:日报
上篇:
下篇: